镜头里的微光,传递爱的坚实力量-----访摄影师边卫民
一张优秀的照片既要有唯美的色彩画面,也需要浓缩更深层次的意义。摄影远不止记录瞬间这么简单,更要尽可能利用摄影技术,释放这瞬间内所含有的任何力量。如今摄影大家们之所以能够越走越远,是因为他的镜头里面光芒万丈
——访摄影师边卫民
采访记者:贺娜
《丰收的喜悦》
杂志:边老师您好,很高兴您来到《新时代摄影》做客,首先祝贺您的作品《丰收的喜悦》和《好味道,请您品尝》入选北京国际摄影周2020,您能否谈一下在创作这两幅作品时的心得感受?
边卫民:老师好!首先感谢《新时代摄影》老师们给我北京国际摄影周2020参展的机会。
《丰收的喜悦》这幅作品是我在2017年和2018年拍摄一个扶贫专题片《“光身汉”张国良》时,拍的张国良麦收时的一幅作品,当时,我随他到他承包的麦田里收割小麦,他看到小麦丰收的景象,由衷的表现出了喜悦的笑容,我随拍了下来。感到贫困村民虽然贫困,在党的扶贫政策的帮扶下,生活充满希望。
《好味道,请您品尝》
杂志:看到您的摄影履历后,对您敬佩之感油然而生,您作品获奖无数,那么,在众多获奖作品中,您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一幅?其中有什么渊源?
边卫民:我感到最有意义的和喜欢的一组作品就是参加过第18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光身汉”张国良》,《丰收的喜悦》这幅作品就是其中一幅。舞阳县是河南省级贫困县,舞阳县响应党的扶贫号召,打响了扶贫的攻坚战。记录下这个时代的影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我党为使广大贫困农民摆脱贫穷、走向幸福生活的又一次长征。在众多的扶贫题材中,也许曾关注过乡村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关注过乡村正在逐渐消失的风情民俗,关注过扶贫干部扶贫的情况,但我关注了一个乡村“新“话题,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单身汉的生活和扶贫脱贫状况。从党和政府的帮扶行动及一个贫困单身汉自强自立,不全部依赖政府扶贫帮扶,自己带病积极主动的从事农业、养殖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不再返贫,还能够有一个富足的晚年生活这个角度着眼,记录下党和政府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扶行动和张国良的劳动和生活轨迹。
《帮扶》
杂志:从您讲述您的经历可以了解您从事摄影创作已经很多年,请问您最初是何时、又如何与摄影结缘的?在多年的创作过程中令您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边卫民:80年代,我在企业从事办公室工作时开始喜欢上摄影,只是记录些企业的会议、活动等影像。真正开始摄影是从2006年以后,从拍花草、风光,逐步到立足本地,拍摄反映社会关注、引起政府重视的乡村纪实和当地事件为切入点,如: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拆迁等乡村纪实为主要题材和古文化、古遗址、古建筑等抢救性的事件,使我感受到摄影对社会的作用,从此,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扫码还是现金》
《大地如画》
杂志:您一直以“纪实”“社会热点”对社会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传递着时代的热度,广度和深度,呈现着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老师您是如何理解摄影作品所传达的社会意义?您拍摄出这么成功的纪实作品,这其中的技巧和奥秘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
边卫民:摄影作品能够以真实的形象再现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精神和被摄对象的思想情感,扩大人们的生活视野,摄影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去,并成为我们生活经历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历史见证的主要手段之一。摄影不仅可以传播事实,也可以创造事实,摄影就是毫无偏颇地忠实记录这个世界,详实地复制现实。
《工人本色》
《五彩金色路》
摄影师简介 边卫民